耶路撒冷(Jerusalem)古城及其城墙
耶路撒冷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的聖城,具有崇高的歷史及宗教意義。耶路撒冷古城中含有220多處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如建於西元前3000多年的哭牆及猶太聖殿遺跡、地下道,苦路十四站,建于7世纪的金頂聖岩寺及阿克薩清真寺等等,猶如一座穿越時空的歷史活寶藏。耶路撒冷城牆所隔絕的內外兩邊,使古歷史與現代並存榮生。
古猶太墓園北示安臨(Bet She'arim):猶太復興的地標
這裡的古墓園包含了多個墓穴,自公元前2世紀起發展,在反抗羅馬統治的第二次猶太起義失敗後,成為耶路撒冷之外的主要猶太墓地。這些墓穴位於海法的東南邊,可稱為藝術品和銘文的寶藏地,以希臘文,亞拉姆文和希伯來文記載。此處見證了偉大的猶太教領導人-猶大拉比的生活,由於他的努力,使口傳的猶太經典塔穆德,得以用文字編纂紀錄下來。
瑪瑞夏(Maresha)與貝古福林(Bet Guvrin)的猶大領地,穴居土地的縮影
此遺址擁有約3500間地下洞穴,位在古城瑪瑞夏(Maresha)與貝古福林(Bet Guvrin)下方,複雜的分明結構,分佈在厚實的石灰岩中。坐落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至埃及的貿易路線中央,紀錄了當地文化的多樣化及兩千多年的演變,其中較古老的城市瑪瑞夏,從西元前8世紀開始繁盛,一直到十字軍時期才落沒。這些洞穴也充當蓄水池,榨油坊,浴室,骨灰龕,馬厩,祈禱室,藏身處,在城外則有墓穴。一些較大的洞穴更有拱門和支柱。
眉阿洛特河(Nahal Me'arot)石窟:卡梅爾山(Mount Carmel)【迦密山】的人類遺址
此處位於卡梅爾山脈的西坡,含有Tabun, Jamal, el-Wad 和 Skhul等4個洞穴,佔地54公頃。考古研究持續超過九十年,發現了許多不同時代的文化演變,提供許多早期西亞地區的人類生活證明。從眾多的早期石頭建築,顯示從狩獵到農耕的生活方式演變。
海法和加利利西部的巴哈伊(Bahá'i)聖地
巴哈伊聖地,展現了巴哈伊信仰堅實的朝聖傳統,以及信仰的內涵。此項遺產分別遍佈在阿珂和海法的十一處地方、與宗教創始人有關的二十六棟建築物、紀念碑與遺址,其中位在阿珂的巴孛聖殿與海法的巴孛陵寢是最神聖的所在。
巴哈伊教,又稱為大同教。
米吉多(Megiddo)、夏鎖(Hazor)和比爾謝巴(Beer Sheba)的聖經古蹟
此處的史前定居土丘是地中海東部平地區域的典型特征,特別是黎巴嫩、敘利亞、以色列和東土耳其地區。在以色列超過200個早期居民遺跡中,米吉多、比爾謝巴和基色遺址具有代表性,它們所包含的大量城市遺跡都與聖經相關。這三個遺址同時展示了精制鐵器時代的一些最佳例子,以及服務於人口稠密的都市社區的地下水收集系統。具有數千年歷史的建築物反映出了中央集權、繁榮的農業活動和控制主要貿易路線的存在痕跡。
熏香之路—内蓋夫(Negev)的沙漠城镇
那巴提人的四個城鎮哈魯扎(Haluza)、曼席特(Mamshit)、阿伏達特(Avdat)和席伏塔(Shivta),以及內蓋夫沙漠的堡壘和農業景觀,分布在通往地中海端的熏香之路兩邊。它們共同反映了自公元前3世紀起到公元2世紀間從阿拉伯南部到地中海地區乳香和沒藥貿易的巨大繁榮景像。複雜的灌溉系統、城市建築、城堡和商隊旅館等遺跡,是在條件艱苦的沙漠中發展貿易和農業定居點的過程證據。
特拉维夫(Tel-Aviv)白城(White City)—現代化運動
特拉維夫建於1909年,並逐漸發展成為駐巴勒斯坦英軍控制下的一個大都市。在20世紀30年代初到50年代間,白城在帕特萊克爵士的城市規劃基礎上建成,體現了現代城市發展規劃的基本原則。城中的建築物由在歐洲培訓和實習的建築設計師設計而成,他們以全新的文化理念創造了一個傑出的“現代運動”的建築群。
馬薩大(Masada)
馬薩大是個地勢險峻的天然堡壘,威嚴地矗立在猶地亞沙漠中,俯瞰死海。馬薩大是古代以色列王國的象徵:公元73年,在羅馬軍隊的圍攻下,猶太人集體自殺,也不願受到羅馬人的奴役。此處也遭到嚴重摧毀,是猶太人愛國者在這片土地上陷落的最後一個據點。
阿珂(Acre)古城
阿珂是個有城牆的港口城市,歷史悠久,自腓尼基時代起,就一直有人類居住在此。現在的城市是土耳其人18世紀到19世紀之後建立發展的要塞城鎮,擁有保存完好的城堡、清真寺、商棧和土耳其浴室等建築。城中十字軍的遺址可以追溯到1104年到1291年,高於或低於如今的街道平面,保留完好,生動展現了中世紀耶路撒冷十字軍王國的城市規劃和城市結構。
網路資源:http://www.bizisrael.com/#!以色列的10處世界文化遺產地/cqzg/55a240f30cf25b8bf7e72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