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貧富差距大小的狀況:吉尼係數

吉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或譯吉尼指數,是20世紀初義大利學者吉尼根據勞倫茨曲線所定義的判斷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標。
該比例數值,在0和1之間。

首先,假設上圖中的實際收入分配曲線(紅線)收入分配絕對平等線(綠線)之間的面積為A,和收入分配絕對不平等線(藍線)之間的面積為B,則表示收入與人口之間的比例的吉尼係數\tfrac{A}{A + B}

如果A為零,即吉尼係數為0,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紅線和綠線重疊);如果B為零,則係數為1,收入分配絕對不平等(紅線和藍線重疊)。該係數可在0和1之間取任何值。收入分配越趨向平等,勞倫茨曲線的弧度越小(斜度越傾向45度),吉尼係數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趨向不平等,勞倫茨曲線的弧度越大,那麼吉尼係數也越大。

吉尼係數的調節需要國家通過財政政策進行國民收入的二次分配,例如對民眾的財政公共服務支出和稅收等,從而讓收入均等化,令吉尼係數縮小。

聯合國有關組織規定:

  • 若低於0.2表示收入絕對平均。
  • 0.2-0.3表示比較平均。
  • 0.3-0.4表示相對合理。
  • 0.4-0.5表示收入差距大。
  •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懸殊。

通常把0.4作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線」,超過這條"警戒線"時,貧富兩極的分化較為容易引起社會階層的對立從而導致社會動盪。主要已開發國家的吉尼指數在0.24到0.36之間;美國較高,為0.45。

台灣於2010年公布之吉尼係數為0.342[*]行政院主計處國情統計通報

2013年1月18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國家統計局,一次性公布了自2003年以來十年的吉尼係數

沒有留言: